新冠疫情的爆发不仅令大多数人的投保意识发生了非常明显的改变,更有望成为推动保险业发展的“最大动力”!而据最新消息显示,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保险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江崇光则认为商业健康险或成未来10年新增长点。
按照江崇光的说法,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健康险实现逆势上涨,全年保费收入达到8173亿元,同比增幅明显高于寿险。
而据亿欧智库测算,2021年由于部分重疾险、短期健康险产品调整,保费收入增速下降至13.8%。到2022年后,保费收入将回升至20%以上,预计到2025年可达20210亿元。
江崇光指出,健康险的逆向提升,离不开互联网平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线上购买保险,对于年轻人来说易于接受,但也要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健康险的作用有没有发挥到位,很多人把它当做一次性产品;二是健康险有没有做好用户管理和医疗管理,这是值得商榷的。”
另一方面,商业健康险的发展也是本次大会热议的主题。
商业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企业行为,以盈利为目的,收入必须大于支出(赔付)才可以持续运营,而后者由政府主导,不需盈利,但要保持收入和支出的基础平衡。
去年3月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分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级,基本医疗保险是主体层,商业健保是补充,大病救助为托底层。
数据显示,商业健康保险每年的赔付金额由2012年的298.1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921亿元,8年期间增长了近9倍,其占基本医疗保险支出的比重也由2012年的3.7%增长到2020年的13.91%,增速非常惊人。
江崇光指出,商业健康保险作为互联网医疗生态圈的组成部分,可能会成为中国保险行业未来10年的新增长点和护城河。
“商业健康险本身脱胎于寿险,但寿险是低频产品,健康险是高频产品,后者更多地要介入过程管理和行为管理,只有把这两者做好,才能摆脱简单消费型或赔付型保险,回归到健康险的本源”,江崇光表示,“慢病人群和老年群体是商业健康险应该关注的重点,如何去匹配、管理,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同时,江崇光指出,传统的寿险公司在搭建(商业健康险)过程中比较困难,所以要敢于尝试、借助第三方通道,互联网医疗的破局会带动整个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也是大势所趋。
早在2019年年底,银保监会等13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商业健康保险的规模到2025年将超过2万亿元,未来6年要保持19%的年均增长率。
目前来看,我国的商业健康险主要侧重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患病期间的保障,涉及药品报销部分的比例相对较小,这给市场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近期多家险企短期健康险产品扎堆下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银保监会在《关于规范....
352210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